第2章
第2章
本以爲會看見莊明月和內侍廝混的場面,沒想到只看到美人慵懶的靠在大迎枕上,露出一截雪白手腕,皺着眉頭翻手裏的話本子。
除此,殿內再無第二人。
那個內侍呢?
“縣主,怎麼只您一人在殿內?”
這跟五公主說的不一樣,後面的戲該怎麼唱?
“你們都不在殿內伺候,可不就本縣主一人?”
莊明月合上手裏的話本子,挑眉冷笑:“你們這是跟哪個嬤嬤學的規矩?主子還在歇着,就這麼推門進來了?要是看見點甚麼不該看的,是想讓本縣主弄死你們滅口嗎?”
兩宮女面色一白,趕忙道:
“縣主饒命!是五公主和李夫人過來了,奴婢是擔心誤了縣主跟皇上請安時辰,一時情急這才忘了規矩......求縣主饒了奴婢這次。”
莊明月慢慢坐直了身子:
“你們自己做錯的事情,還想攀扯五公主和李夫人?”
“不如我現在就請五公主和李夫人過來,當面問問可是她們讓你們如此沒規矩的?”
“縣主!”
兩個宮女嚇的沒了魂,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奴婢知錯,縣主饒命!縣主饒命!”
寧安縣主怎的忽然發脾氣了?平日裏聽說五公主和李夫人過來,都高興的跟甚麼似的。
莊明月只當沒看到兩人的眉眼官司:“念你們今日事出有因,我就不罰你們了,若再有下次,我必定要稟告給皇后娘娘讓你們好好學規矩。”
兩人暗暗鬆了口氣。
就說嘛。
縣主一向貪圖享樂,和五公主李夫人玩的最好,不可能爲着這個就真的罰她們。別看五公主現在巴着縣主,等日後太子登基,五公主纔是最尊貴的那個。
縣主又沒甚麼兄弟助力,到時候,榮華公主老去,眼前這位風光無限的縣主可就涼了喲!
說不得,到時候還沒她們這小宮女過的體面。
“身爲宮女,卻如此沒規矩,沒的丟了本縣主的臉,從今往後,你們二人就不要在本縣主跟前伺候了!去浣衣局好好反省反省!”
“縣主!”
“蘆竹。”
殿外,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宮女快步進來,“縣主有何吩咐?”
“你去迎一迎母親,讓她將從小伺候我的白鷺和翠柳送進宮裏,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人用着順手。”
莊明月張開雙臂,蘆竹手腳麻利的拿起一旁的大衣裳伺候她穿上。
“走吧,別讓五公主和李夫人等着急了!”
這一世,她再不會讓自己、母親和莊家全族淪入絕境!
當今明德帝並不是先帝最出色的兒子,完全是冒尖的那個幾個S的太厲害,死的死關的關,最後讓當今撿了漏。明德帝生母早逝,且母族式微並無助力,足足耗費十年心血才擺脫太后掣肘坐穩了龍椅。
皇上和皇后是患難夫妻感情頗深,宮裏唯一的柳貴妃是太后的侄女,進宮不久就生下了皇上的長子,去歲在羣臣的奏請下大皇子被立爲太子。
皇上重感情,十分疼愛唯一的妹妹,尤其莊駙馬戰死沙場之後,皇帝就將疼愛愧疚全部彌補在了妹妹榮華公主和外甥女莊明月身上。
她們在皇上跟前的話,有時比皇后還有份量。
對於她們母女,柳貴妃和太子不只想拉攏,也想借着她的手去害皇后和皇后所生的七皇子。
上一世,她被利用還不知......
莊明月壓住心底翻滾的情緒,走出大殿,一眼看到了坐在花園裏說話的五公主楚靜樂和李氏,還有她的母親榮華長公主。
五公主穿了一件粉色穿花蝶宮裝,髮髻上點着珠釵,流蘇搖晃,在少女的臉上落下不規則的光影,襯得五公主溫柔極了。一旁的李氏鵝蛋臉,五官並不出衆,可湊在一起和氣的很,讓人看着就是個極好相處的人。
“若表弟真能爲南方百姓出一份力,表姐可要好好謝謝明月妹妹。”
“明月妹妹最得皇上寵愛,日後我定要十倍百倍的對她好的。”
“咱們都知道明月妹妹喜歡甚麼......”
楚靜樂微微側着身體,眉眼含笑,恬淡的五官讓整個人看着端莊又和氣。
“我和明月妹妹一起長大,跟親姐妹也不差甚麼了。只要她高興,我做甚麼都願意。”
李氏笑道:“縣主這樣好的性子,誰能不喜歡呢?”
兩人對面,是一個約莫三十歲上下的美婦人,明明已爲人母,雙眸依舊透着少女的太真爛漫,此刻正捏着一粒葡萄笑的花枝亂顫。
她笑眯眯的聽着楚靜樂和李氏變着花樣的誇莊明月,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榮華長公主不經意的抬頭,發現站在花叢旁的莊明月,立刻招手:
“阿月!”
她歡喜的起身過來拉住她的手。
“母親!”
莊明月看着她,眼底發酸。
這是鮮活生動的母親。
還沒有被皇帝舅舅厭惡,也沒有被人逼的發了瘋......她嘴脣顫抖,喉嚨卻發不出一個字。
“明月妹妹來了!”
楚靜樂看到莊明月衣衫整潔,派去的兩個宮女低着頭不敢看她,明顯是把事情辦砸了!
蠢貨!
太子哥哥好不容易尋到那麼一個絕色小太監,又弄來了催情香,只待衆目睽睽之下抓到莊明月與內侍廝混。
等她陷入絕境,她再站出來維護,如此以來,既能施恩又能捏住莊明月母女的把柄,不怕她們以後不站在太子哥哥這邊。
可惜了。
也罷。
今日不成下次再尋機會。
當務之急,還是先幫太子哥哥這邊拿到南下賑災的差事。
她含笑上前,親親熱熱道:姑母也要去給父皇請安,咱們一起去吧?父皇最喜歡明月妹妹了,咱們跟着一起去也能沾些光。”
開口就捧着她,也難怪上輩子自己被哄的暈頭轉向。
避開楚靜樂的手,莊明月抱住榮華長公主的胳膊撒嬌:“我聽說南海上貢了一盒子拇指大小耳朵珍珠,母親幫我跟皇帝舅舅討回來,我要綴在鞋子上。”
楚靜樂攤攤手嘆氣:“也只有姑母和明月姐姐纔有這面子了,我若去討,父皇肯定一顆珠子也不肯給我的。”
李氏打趣:“咱們縣主姿容傾城,東珠能綴在縣主的鞋上那是東珠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