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穿書假千金,羞辱過的反派登基了 > 第2章

第2章

目錄

第2章

此時,陶家流放的聖旨剛下,官差正在清點。

因事出突然,陶家亂成一團。

“別吵吵,都給我站好了!”

一隊兵士將所有陶家人全都驅趕到院子裏,領頭的張姓官員手拿文書開始清點人員。

陶氏和自家相公餘安盛站在最前面,她不安的看了一眼餘安盛。

餘安盛朝她輕輕搖了搖頭,讓她不要擔心。

“不對,這怎麼少人了?!”

張大人點完人數,皺了皺眉,轉身吩咐身旁的兵士再去裏面找找。

陶氏聽到這聲抖了抖肩膀,趕緊低下頭。

餘家二房的劉氏瞧見這情形,心虛的直往人羣裏縮。

突然,一名兵士從後院快步走出來,他手裏像拎小雞仔似的拎着一名男孩。

“大人,這裏還有一個。”

那男孩約莫十歲左右,在那兵士手裏拼命掙扎着。

“放開我,放開我!”

他一見劉氏,頓時哭喊起來。

“娘,娘救我。我不要去流放,娘!”

劉氏想衝上前,被兩名兵士抽出長刀攔在身前。

“虎子,虎子!”

她着急的喊着那小男孩的名字。

原本劉氏想着這抄家人多混亂,想讓小兒子虎子先藏起來趁亂逃走。

誰知不過一晃眼的功夫,虎子就被抓了來。

他還這麼小,就要跟着去流放。

剛纔那官爺可說了,他們是往南流放三千里,去往南洲。

那可是比他們的老家還要遠的地方。

想到這,劉氏悲從中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天吶,我怎麼這麼命苦?!那甚麼巫蠱禍亂的事,跟我們傢什麼關係都沒有,我們可是無辜的呀!可憐我們虎子這麼小,就要喫這樣的苦頭。”

“這都是餘安盛惹的,你們抓他們家就好。求求你們,放過我們家好嗎?”

陶氏見了,心裏氣不過。

“她嬸孃,你別在這裏嚎!當初爲了享這富貴你非要來,如今遭了難倒責怪起人來了。”

餘安盛是陶家的上門女婿,早從餘家脫離出來。

是他弟弟餘安全一家見餘安盛在京裏做了官,硬是厚着臉皮找來。

劉氏一聽可不依,狠狠“呸”了一聲。

“我說錯了嗎?要不是你相公,我們這一家子怎麼要跟去流放,再說了......”

她越說越氣,一股腦把不能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

“憑甚麼我家虎子就得去流放,你那好閨女就能躲過去?”

陶氏見劉氏不管不顧嚷嚷開來,眼神有一瞬間的恐慌。

她想阻止劉氏,卻已經晚了。

只見劉氏衝到張大人面前,斜睨了陶氏一眼,眼神怨毒。

“官爺,陶家大房還有一個女兒。爲了逃避流放,他們夫妻二人就將女兒送走了!”

反正她們家這麼慘,那陶氏一家子也別想好過。

劉氏這話一出,陶氏臉色灰敗。

張大人冷哼一聲,再次清點了一遍文書。

“確實是少了一人,是陶家大房的大女兒。”

他辦案以來,從未出現這等情況。

這陶家實在是不把他放在眼裏。

“你們,真是好大的膽子!”

他重重冷哼一聲,心裏惱火的很。

今天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他如何向上面交待?

他指了指陶氏,命人將她單獨抓到一旁。

“說吧,你們把人送去哪了?老實交代,免得多受這皮肉之苦。”

張大人惡狠狠的說道。

陶氏低着頭,沉默不語。

餘安盛在一旁見妻子沒有吭聲,心裏着急,卻也沒有辦法。

至於其他的陶家人,都不知曉陶嬌嬌的情況,見這情形,都噤若寒蟬。

見陶氏油鹽不進,張大人更惱怒了。

揮手示意兩名兵士動手,先將她打一頓再說。

餘安盛見此,跪下來求着張大人。

“大人,賤內甚麼也不知道,要打就打我好了!”

可是張大人並不理他,只朝着陶氏揮了揮手。

陶氏面色慘白,知道躲不過,閉了閉眼。

原本她抱着一絲希望,陶嬌嬌回去了會找忠勇候夫婦出手救救自己一家子。

只是都這個時候了,卻始終沒等來她。

她心裏五味雜陳,說不難過卻是假的。

只是自己養了她十五年,一直把她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

如今她回了忠勇侯府,那就是侯府小姐。

要是將她供出來,對她的名聲有礙。

因此,她說甚麼也不會將她供出來的。

眼看着那棍棒就要落下,卻聽到一聲嬌喝。

“住手!”

卻見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女走了進來。

聽到聲音,陶氏和餘安盛面上一喜,以爲是陶嬌嬌來了。

心裏既高興又擔憂。

等到看清來人的樣子,

陶氏和餘安盛都驚訝不已。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眼裏都有疑惑,還有擔憂。

他們兩是知道舒心的,就在陶嬌嬌認親之前,他們還偷偷去瞧過她,只是舒心並不知道。

張大人皺了皺眉。

“你是何人?!”

舒心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冷笑着反問。

“敢問大人,聖旨讓你來清點,可允你隨意毆打犯官女眷?”

她眼神如炬,渾身充滿氣勢。

張大人一時被問住,愣在當場。

聖旨當然沒有寫那麼細緻。

不過這些都是犯人,生死難料,上面自然不會去管這麼多。

可是現在還沒出京,確實不好做的太過。

想到這,他揮手讓那兩個兵士退下。心裏卻更加惱怒。

“你到底是何人?敢私闖犯官府邸,還不快點出去!”

舒心笑了笑,不以爲意。

走上前朝他行了一禮。

“民女就是大人要找的人。陶家大女兒陶舒心!”

說着,從袖子裏拿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悄悄塞到張大人手裏。

“小女昨日去了朋友家,得知家中出事,這才急忙趕回來。”

舒心笑着解釋。

張大人摩挲着手裏的銀票,心裏的火氣頓消。

這個時候的戶籍文件不像後世,一般只有戶主的名字會記錄在案。

而家中女眷的名字,特別是閨名,都不會寫的那麼清晰。

張大人觀舒心面相和陶氏有幾分相似,心裏就相信了她的說辭。

再說了,應當不會有人那麼傻,頂替別人去流放。

舒心擔心其他陶家人會拿她的身份鬧事,於是悄悄和張大人耳語了幾句。

張大人聽罷,點了點頭。

“好說,既然如此,趕緊站在那邊去吧。”

張大人面色稍霽,不似剛纔狠厲。

舒心笑着點了點頭,朝餘安盛和陶氏走去。

陶家衆人全都一臉疑惑,這明明不是陶嬌嬌,陶舒心又是誰?

爲何會代替陶嬌嬌去流放?

劉氏見此,又嚷嚷起來。

“大人,大人,她不是陶家大房的大女兒,她......”

張大人皺了皺眉,朝劉氏瞪了一眼。

“閉嘴!本官說她是就是,再鬧就掌嘴!”

剛纔陶舒心可說了,這個劉氏想將她嫁給自己的孃家傻侄子,沒有成功,因此懷恨在心。

劉氏見此嚇得捂住嘴,再不敢多言。

陶氏夫婦兩看到舒心過來,眼裏含淚。

他們甚麼都明白了,舒心是要替陶嬌嬌去流放。

可是這是何苦?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