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大漢,洛陽城內,皇宮之中。
少帝劉辯淚眼婆娑地趴在了衣着華貴且風韻猶存的何皇后腿上。
當代大學生劉辯因爲一句我上我也行,成功穿越到了漢末與自己同名的漢少帝劉辯身上。
此刻少帝剛剛繼位,卻又突發怪病,一衆醫官束手無策之間。
“我兒到底是怎麼了?”
何太后一面詢問,一面厲聲問道。
“哼,先帝本就不喜歡你這傻兒子,我看還不如早早退位改立劉協爲帝的好。”
董太皇太后帶着劉辯的弟弟劉協走了出來,身後一衆常侍緊緊跟隨。
這一幕讓何進不顧規制,劍履上殿。
“大膽!太皇太后太后是要和常侍一起宮變嗎?”
何進怒目圓睜,他作爲此刻大漢的實際兵權掌控者,足以暫時鎮住董太皇太后與常侍們。
愣神間,原主的記憶不斷與劉辯融合,等他反應過來時,殿內已經劍拔弩張,隨時可能要動手。
劉辯微微蹙眉,通過自己的對於這段歷史的瞭解,快速分析了起來。
“少帝登基,唯一能依仗的也就是大將軍何進以及嫁了女兒給自己的潁川唐氏,而前代宦官之首蹇碩雖然死了,但宦官勢力卻依舊還在。”
“索性靈帝死前撤銷了對於文人士族的懲罰,這讓如今的朝堂上,各方勢力進入了短暫的平衡期。”
分析道此處,劉辯開始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怪不得何進一死,董卓便入了京,原來是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繼續一個有軍事力量支撐的外力來穩定朝局。”
“哎!可我雖然是皇帝的身份,但君權旁落,完全沒有辦法集權嘛!”
憂心忡忡之間,劉辯坐直了身體,長時間的思索,在旁人看來像是得了癔症一般。
“你們看啊,這樣的皇帝,如何執掌大漢?”
董太皇太后似是抓住了何進的痛腳,開始指着劉辯猛攻起來。
何太后生爲劉辯的生母,自然是將他護在身後,卻也找不到任何反擊的藉口,只得仍由董太皇太后辱罵。
“太皇太后!請慎言!臣看陛下就是太過思念先帝了,以致於精神恍惚,如此純孝之舉,豈能亂加揣度,反倒是渤海王,先帝死後竟一切如常?”
何進讓自己腰間的寶劍微微出鞘,寒光一閃間,他立刻將矛頭指向了劉協。
站在太皇太后身後的常侍們見到這樣的何進,嚇得連連後退。
“思念先帝?有了!這不是絕佳的藉口嗎?我他娘真是個天才!”
劉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他立刻高舉玉璽,“擺駕太廟!”
宦官之中,唯有張讓還算親近劉辯,他立刻狐疑的下跪接旨。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被劉辯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徹底澆滅,衆人跟在劉辯身後想要知道他爲何要去太廟。
劉辯手握玉璽,快步進入太廟之中,在先帝們的塑像前一一走過,最後定格在了漢光武帝劉秀的塑像之前。
劉辯看了一眼身後的衆人,立刻在雕像前跪下,“孫兒奉命前來拜見!”
“祖爺爺真的要教我嗎?”
“太好了!”
劉辯一邊跪拜光武帝的塑像,一邊自問自答,嚇得身後衆人不敢入內。
“張讓!你去讓這些人都退下,先祖託夢告訴朕,要在太廟教我治國之道,今後開始,你便是常侍之首,這裏就由你來伺候朕。”
劉辯在張讓眼中不過是個十歲少年,平日裏連說話都顯得有些稚氣未脫,如今這番話,言辭有據,條理清晰,完全不像曾經那不學無術的劉辯。
“陛下......?”
“聽不明白朕的話嗎?這點小事兒還需要朕給你個旨意?”
劉辯稚嫩的臉上露出一股慍怒之色,張讓立刻嚇得跪倒在地。
“讓啊,你也知道我舅舅想S你們,靠我母后也好,靠劉協也好,不如靠我不是?”
劉辯右手握着玉璽藏於身後,緩緩走到了跪倒的張讓身後,左手輕輕地搭在了張讓肩上,似乎只要聽到半個不字,劉辯就會用玉璽給他腦瓜開個口。
張讓五體投地,嚥了口唾沫,“諾!”
“記得傳令百官,罷朝十日。”
“可…先帝駕崩已罷朝多日了......”
“嗯?”
此刻在張讓的視角中,嬌小的劉辯站在光武帝身下,兩人竟如此相像!恍惚間,張讓似乎看到了劉辯身後有光武帝的虛影。
“臣這就傳令!”
張讓此刻被嚇得魂不附體,哪敢不從,逃也似的爬出了大廟。
劉辯先前握住玉璽時,就感受到了其中有一股不可言喻的力量,根據原主的記憶,玉璽中的力量,便是大漢王朝的國運。
這國運不僅能增強皇帝的身體素質和才思,更能在旺盛之時發動魔法攻擊,就像大魔導師光武帝劉秀那樣,他便用國運搬來了一顆隕石,砸滅了王莽的新軍!
何進與兩位太后看着劉辯,他拿着玉璽獨自枯坐光武帝塑像之前,時而大笑,時而連連點頭,倒真像是在學習着甚麼。
“簡直胡言亂語!世上怎會有如此事情!”
太皇太后不顧張讓攔阻便要闖入太廟。
“大膽!你雖是皇太后,但你一個婦人,不好好待在後宮之中!怎敢擅無詔擅闖太廟!”
劉辯猛的轉身,手中玉璽散發着微弱的國運,無形中增加了他的氣勢。
董太皇太后被他嚇得一個趔趄,身旁的劉協也摔倒在地,她看着一旁志得意滿的何進,知道此時已經沒有了機會,只得抱起劉協回了自己的寢宮。
這一日,劉辯便在各方勢力的眼線監控下,穩坐太廟一夜。
翌日,光武帝教導劉辯的傳聞已經滿朝皆知。但他料想中的羣臣覲見並未發生。
“還真是高估了自己的權威啊。”
他無聊地伸了伸懶腰,卻見太廟外人影閃動。
正是何皇后帶着何進不顧張讓攔阻,闖進了太廟之中。
“無禮!跪下!”
劉辯精神一震,他知道董太皇太后的眼線就藏在太廟外的人羣中,此刻必須要一視同仁。
臨近中午,日光正盛,太廟內,窗戶中照進一道暖陽,竟將劉辯與光武帝的塑像合二爲一。
一聲怒吼,嚇得在場三人盡皆拜服,當然憑他一個稚子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的,關鍵還是他手中代表國運的玉璽,幫了他一把。
“朕在此處與先祖光武帝學習治國之道,爲何無故打擾?太廟之地,何將軍便是我的舅舅,也不能無詔擅入吧?”
劉辯見這個B裝得差不多了,立刻背過身去,不讓三人看到自己稚嫩的臉龐。
“這…臣…臣…知......”
何進本就是個屠夫,面對突如其來的天威,他有些喫驚。
劉辯心下一喜,眼看他的知罪就在口邊,卻被何太后攔下了。
“辯兒?他是你舅舅啊。”
何進聞言,立刻點頭,原本伏下的腰身又挺了起來。
劉辯內心一萬頭草擬馬奔過,還真是個好媽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太廟之地,無詔擅入,可是死罪!若非看在舅舅的情面上,何將軍早就被拖出去了!”
劉辯手捏玉璽,背對幾人厲聲道。
張讓聞言,臉上平靜如水,心中卻是大驚,此刻他對劉辯所說的先祖傳治國之道的說辭,已經信全了,畢竟這哪像是個十歲孩子會說的話?
“念你初犯,此次便罷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張讓!大將軍何進,私闖太廟,念其勞苦功高,更有從龍之功,罰俸一年,如有再犯,人頭落地!”
“傳旨百官後,佈告洛陽百姓。”
劉辯言罷,三人皆愣在原地。
“這是我兒能說出來的話?”
何皇后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兒子,此刻劉辯哪裏像從前那個懦弱的孩子,
“難道真是大漢先帝顯靈?”想到此處,作爲母親的她自然喜不自勝,哪裏還管得了身旁冷汗直流的大哥。
“這他娘真是我那蠢外甥?”
何進也在納悶,
但此刻他看着與劉辯融爲一體的光武帝雕像陰影,心中一陣驚恐萬分,立刻拜倒在地,領旨謝恩。
畢竟大魔導師的名頭太響了,那一日的天降隕石,深深的刻在了每一個大漢臣民的心中。
這也是劉辯選中光武帝的主要原因,畢竟靠山嘛,自然是名頭越大越好。
張讓見狀立刻退了出去,按照劉辯所言寫好帛書,恭敬地遞給了劉辯。
劉辯本就是現代大學生,更學習過書法,對於隸書倒也熟悉,細細看了一遍,張讓寫得絲毫不差,隨後他一邊用手指用力碾了碾手中的錦帛,一邊狐疑的看向張讓。
張讓看着劉辯的動作,抬頭又見他的目光,嚇得立刻跪倒。
“陛下,臣…臣真的是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