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沈凝深吸了一口氣,秉燭執筆,寫下了一封自請廢后離宮的手諭,拿出她握了七年卻形同虛設的皇后金印,用力蓋上。
金印落下的硃紅,鮮豔刺目,讓沈凝回想起七年前。
她對謝雲璋一見鍾情,自知無緣嫁他,卻突然被欽天監的預言選中,入宮爲後。
她以爲只要自己足夠聽話,爲他獻出一切價值,便能得他顧惜垂憐。
但這都是她的癡心妄想。
七年如白駒過隙。
不堪一擊。
她揉了揉疲憊的眉心,讓戰英把手諭送去勤政殿,務必交到謝雲璋手上。
謝雲璋拿到手諭的時候,眉眼浮起一抹倦色,本不想大晚上還要看沈凝送上來的奏報,可念及她這三年爲國祈福,他還是打開了。
只不過他剛看到‘敬告吾皇’四個字,姜忠便匆匆來說,“皇上,沈二小姐似是有些不舒服,傳了太醫。”
謝雲璋立刻放下手諭,快步往沈歆玥宮中去。
勤政殿每晚都是有宮人收拾的,謝雲璋看過和沒看過的奏章,都會分門別類的放好,宮人都知道謝雲璋不重視沈凝,所以看到打開過的皇后手諭,以爲謝雲璋已經御覽過了,便收拾了放到批示過的一邊。
——
把手諭交上去之後,沈凝便趁夜開始收拾東西移宮。
正陽宮是皇后居所,若謝雲璋同意廢后,她便是要離開的,不如趁早收拾好東西,先移到遠離謝雲璋的蘅蕪殿去。
蘅蕪殿離宮門很近,若聖旨一下,她走出去只需一刻鐘。
沈凝收拾好了東西,她自己的用物不多,正陽宮裏放的最多的,是謝雲璋父子的,從冠帽到腰帶,配飾,鞋履,比沈凝的要多出三倍不止,還有謝雲璋喜歡的書畫,謝錦奕的玩具。
沈凝沒有動謝雲璋的,但她放不下謝錦奕,雖說他是皇嫡子,又深得謝雲璋看重,日後必得尊位,可他終究會失去母后。
她拿了一些謝錦奕小時候穿過的衣物,還有一些玩具,想做個留念。
她剛把這些裝進箱子,站起來便有些頭暈目眩,身子朝一邊倒去。
“皇后娘娘!”
戰英立刻衝上來扶住她,探到沈凝的額頭滾燙,她忙扶着沈凝到牀上歇息,然後去請太醫。
沈凝自幼喫苦,知道自己只是風餐露宿的趕回來而發燒了,原本不是甚麼大事。
但戰英心疼她。
她迷迷糊糊的躺了一會兒,原本已好些了,戰英卻沒能帶着太醫回來。
謝錦奕跟她一起來請安的,他小臉上堆着一抹冷,“母后剛一回宮就要跟姨母過不去嗎?您明知道姨母喫壞了肚子,正是需要太醫看護的時候,讓您的婢女去請太醫,豈非要置姨母於不顧?”
沈凝眉頭緊擰,她並不知道沈歆玥有甚麼不適。
戰英跪在她牀邊,憤而咬脣,“沈二小姐不適,需要十幾個太醫都守着她嗎?奴婢只是想請一位太醫回來看皇后娘娘,娘娘發燒了啊。”
她不敢跟皇子頂嘴,心裏卻格外替沈凝叫屈。
謝錦奕原先也不知道沈凝真的病了,可看她臉頰通紅,嘴脣泛白,不像裝出來的。
他有些心虛,“兒臣錯怪母后了,兒臣知錯。”
“可是母后您自幼身強體壯,眼下也還能起身,應當無大礙吧?”
“咳咳!”
沈凝原本是沒甚麼大礙,可被謝錦奕的話激的氣血上湧,沒忍住重咳了兩聲。
“母后當心。”
謝錦奕跪下了,眼裏似真有幾分關切。
他怕母后病倒了,會真的要去跟姨母搶太醫。
沈凝也懶得跟他多說,既沒要太醫,也沒留他在跟前說話,讓褚嬤嬤帶着他趕緊離開。
謝錦奕被褚嬤嬤帶走了,他鼓着小臉,路上還在嘟囔,“我只是說了實話,姨母就跟御花園裏的鮮花一樣嬌嫩脆弱,不比母后強健,難道不該讓太醫都守着她嗎?”
褚嬤嬤是宮中老人,深諳規矩,“按宮規皇后爲尊,後宮裏誰病了都不能僭越過皇后,沈二小姐雖得您和皇上愛重,地位上卻不能與皇后相提並論。”
所以請太醫這事,謝錦奕的確是錯了。
可謝錦奕心裏不願認錯,等他聽到戰英追上來,嘴角甚至還揚起一半笑容。
母后果然還是在意他。
他錯了又怎麼樣呢?
可戰英追出來只傳了一道口諭,“皇后娘娘要休養身體,未痊癒之前請二皇子勿來打擾,奴婢告退!”
戰英轉身就回了。
她幫沈凝拿東西的時候,沈凝之前想帶的謝錦奕的衣物做些留念,也放下了。
在這冷清的無人打擾的蘅蕪殿,沈凝睡了極爲安穩的一覺。
連謝錦奕把她告到了謝雲璋面前,她都不知道。
謝雲璋才處理完一堆奏章,聽謝錦奕說了此事,俊眉微挑,“你母后讓你別去找她?”
謝錦奕用力的點頭,白嫩的像包子似的小臉上,複雜的交織着傲氣,不忿,還有點小委屈。
他不過是阻攔了母后請太醫,母后便這樣對他,實在過分。
他想請父皇做主。
可謝雲璋眼裏,這不過一件小事,他想起沈凝給他呈上的奏報他還沒看,便翻了翻,沒找到他就叫姜忠來找。
奏章堆積的多,姜忠也沒能立刻翻出來,倒是他想起昨日在清思殿被沈凝斥退的事,一併告知了謝雲璋。
“皇后娘娘離宮三年,許是在南邊沾染了些俗塵氣息,回了宮,氣性也大了些。”
“氣性?”
謝雲璋不以爲然。
他印象裏的沈凝脾氣軟糯,似泥捏的人。
可她有功而返,他不嘉獎會惹羣臣非議,他打算帶着謝錦奕去正陽宮看她一次。
父子兩人才走出勤政殿,便有人來報,說沈歆玥醒了,但現下還是難受的喫不下東西。
謝錦奕立刻拉着謝雲璋的手,“父皇,先去看姨母吧!反正母后不會有大事的,姨母可嬌弱了,餓不得,我們陪着她說不定她能有胃口些。”
謝雲璋點頭,“嗯。”
御駕轉道不去正陽宮了,也不會感知那條宮道,比往常清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