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其它小說 > 大明:開局被徐家退婚,我煉化十萬鐵騎 > 第6章

第6章

目錄 下一章

第6章

“丞相可否考慮退讓?”

將領繼續勸說道,“我們可以放棄這十數座城池,退回大漠保存實力。”

“你是否知曉撤退的代價?”

王保保厲聲道:“若是這樣,我們今後便永遠失去在中原以北的根基,再度反撲將會更加困難!”

“可是......”

將領還想再辯解。"罷了!”

王保保揮手打斷了他的話,“本相已決定親率十萬大軍,誓與明朝決戰!若勝,則他們再也別想摧毀我大元根基;若敗,本相甘願一死以報國仇!”

聽到此話,

所有北元將領均沉默良久,最後只得齊聲應命。"燕王朱棣啊,”

王保保目光如冰,“本相今日何懼於你!”

突然,

一名探馬飛奔而入,

大聲喊道:

“稟告丞相——前方十里發現明軍先鋒蹤跡,請指示!”

“來了正好!”

王保保冷笑一聲,

隨即命令道:

“帖爾將軍,速帶兵馬按照事先部署實施奇襲,務必給明軍致命打擊,同時且戰且退,引誘敵方進入我們的圈套!”

“遵命!”

帖爾立即行動,

帶着人馬迅速離開。

與此同時,

張輔率領的一萬先鋒隊伍正在緩緩逼近北元邊境。"傳令官!”

張輔沉聲喝道,“提醒各部,即將進入危險區域,必須時刻警惕敵人可能的偷襲。”

很快,消息通過傳令兵一路向後傳播:

“將軍命令——嚴防北元突襲!保持陣型!”

這一萬人馬中包含五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其中騎兵充當先鋒開路,步兵則分爲長槍陣抵禦正面攻擊以及弓箭手負責後方掩護。

朱雄就屬於其中一個步兵陣營中的普通士兵。

就在張輔發佈戒備指令的同時,

轟隆的腳步聲驟然響起——

如同雷霆滾過原野,千騎萬騎彷彿怒潮一般從遠處呼嘯而來。"他們到了!”

張輔緊繃雙眉,但神色毫無畏懼之色。"全體停止前進!”

“排列陣型,準備迎敵!”

頃刻之間,整個前鋒軍團迅速做出反應:

數千鐵騎拉成一線橫貫前方,中央佈置三千名槍兵結成密集陣型,後面還有兩千弓箭手作爲遠程支援。"朱雄!”

張輔的部下轉頭叮囑道,“待會戰鬥打響,無論發生甚麼狀況都莫要慌亂!穩住陣腳纔是關鍵。”

大戰一觸即發,劉磊經過朱雄身旁時,悄然提醒道:"謝千總。"朱雄微微點頭,神情莊重。

這可是他頭一回踏上戰場,說心裏毫無波動絕對是不可能的。

很快,自北境奔襲而來的數萬騎兵呼嘯而來,直撲張輔部署的先鋒軍。"大元的好漢們!"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把這些明軍崽子全部宰了!"

"聽本將命令,S!!"帖爾放聲大喝。

"S!S光明軍…S啊…"三萬名北方殘元騎兵帶着鋪天蓋地的煞氣直衝明朝先鋒。

"王保保手下首屈一指的戰將帖爾。"

"看這樣子北元是仍存異心,想要與我大明相抗衡啊。

不過,你們首仗就動用瞭如此之多的兵馬,正合吾意。"張輔注視着前方蜂擁而至的敵騎,神色絲毫不亂。"探馬。

立刻傳信燕王殿下,元軍已然上鉤,請殿下火速派主力來援。

末將張輔必會拖住這支敵軍。"

"是。"十名斥候騎兵聞令而行,飛馳往後續部隊。

"弓箭手準備!"張輔目不轉睛地看着飛速靠近的元軍騎士羣,一聲高喊。

"準備射箭!"兩個弓兵營將領立下決命,兩千餘弓箭手當即彎弓搭箭,並提高射擊角。

朱雄亦全神戒備地拉開了弦。

待北元騎兵進入攻擊範圍內,

"放箭!"張輔一聲令下。

咻咻咻。

咻咻咻。

成千支利矢穿雲破空,朝北元軍騎兵覆蓋而去。

亂箭之下,無人得以倖免。"啊......啊......"箭中肉體,慘叫不斷,諸多元軍士兵喪生於亂箭之中。"擊S一名元兵,獲得經驗值5點。"耳邊響起系統提示聲,朱雄心裏稍安,繼續發射。

如今這種漫天無差別的射箭方式雖談不上精準擊S,卻也能借箭雨之力偶然取敵性命。

然而弓箭手們毫不間斷地放箭,不少元軍從戰馬身上墜落;即便未能直接致死,隨後也會被己方同伴踐踏至死。

這便是戰爭的真實。"戰士們,燕王殿下救援就在轉角處!我們只消牽制住他們就是赫赫戰功。

我明軍威風八面,衝啊!"看到元軍騎陣距離僅五十丈時,張輔大聲下令。"我大明將士英勇無畏,衝鋒!”

五千明朝騎士懷抱着捨生忘死的決心迎向北元騎兵,而後的三千長槍兵隨即齊出,而弓箭手隊伍則四散開來持續發射。

不可否認,在冷兵器肉搏相對激烈的戰鬥環境下,比起需要近身廝S的新兵,弓箭手的角色則顯得更加安定。

因爲他們在較安全的距離以遠程力量壓制敵人,只需發揮其職能即可無須直接捲入短兵交接的局面之中。"擊S元兵一人,獲得經驗值5點。"系統的聲音依舊縈繞在朱雄腦際間。"停止無差別放箭!瞄準特定目標攻擊,切忌誤傷自己人!"當騎兵突擊之後,兩弓兵營將領馬上更改命令。

先前漫射的方式頃刻便停下了。

朱雄心中欣喜,這纔是憑個人技巧制敵的時刻。

他毫不猶豫地從背後的箭袋裏抽出三根箭來。

他緊握起系統贈送的五石強弓,鎖定一名北元騎士作最後的一擊。

弓弦震響!

三支箭矢應聲破空而出!

正迎面衝在前列的三名元軍騎士高舉兵刃,緊盯着即將到來的明軍騎兵之際......

噗嗤!!

他們的喉嚨剎那間被穿透,重重摔倒在地。

這就是實戰中的準確命中,比盲目撒箭更令人振奮。"你已消滅三名敵軍,得到十五點經驗值。”

系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朱雄心中默唸:“請關閉提示音。”

接着,他再次從箭壺裏取出三支羽箭,連續發射。

嘣!

弓弦顫動之際,

噗哧、噗哧,

遠方的三名元兵喉嚨被精準穿透,隨即倒地不起。

可以看見朱雄出手間毫無遲疑,每箭必中,五石強弓配合他的力量更是威力巨大......

不知何時,

朱雄已經射S了整整三十名元兵。"恭喜宿主升級,您的經驗值已足夠,當前等級提高。”

系統再次通報。"現在的等級是三級。”

一道白光瞬間閃過朱雄全身,隨後消失不見,這使他的丹田勁力更上一層樓,力氣也隨之大增。"擊S敵人來提升經驗遠比我每日修煉內功快得多。”

朱雄露出興奮的表情。

他又伸手向箭壺取箭,但這次他並未專注於單獨目標,而是迅速觀察戰場,發現幾個準備揮刀砍S的元兵。"去死吧!”

朱雄心中暗叫。

一支長箭急速飛出。"完了......”

一名明朝騎兵看着頭頂即將落下的戰刀,心生絕望。

就在下一刻,

噗的一聲,

那戰刀忽然停滯不動了。

原來前面的元兵喉頭已經被貫穿,從馬背上跌下。"弓箭部隊真是厲害。”

“剛纔救了我一命。”

這明軍士兵慶幸之餘,繼續緊握武器向前進攻。

戰場上血流成河,雙方士兵不斷倒下。"我大明軍隊沒有退路可言,唯有奮勇向前。”

張輔也投入了戰鬥,同時大聲鼓舞士氣,“兄弟們,S!”

“把我這些箭分一些給他!”

“讓你們其中五人馬上去後軍補充!”

朱雄對自己的手下十人發令,因他的射速驚人,箭壺裏的箭早已耗盡。"遵命。”

衆人立即將身上的箭傳遞過來。

他們驚訝於朱雄快速連貫的射擊速度與命中精度,無不心生敬佩。

朱雄毫不停留,又一次搭箭引弓,瞄準敵人放箭。

每一輪三箭過後,他便獲得新的經驗獎勵。

這讓他無比亢奮,因爲他不僅是在建立功勳,同樣也是在加強自身能力。

無人能體會到此刻朱雄心中的感受。

張輔也奮力廝S,喊聲如雷,“進攻!”

手起刀落之間數個敵兵倒在馬下。

雖然明軍數量處於明顯劣勢,但他們絲毫沒有顯出頹勢,在張輔的帶領下正和元軍展開生死決鬥。"諸位將士聽着。”

一位元將急促彙報說,“明軍先鋒由張玉之子張輔指揮,此人確實不凡。

他似乎意在拖住我們,直到主力大軍到來。”

“不可有誤啊。”

另一名將領警告道。"如果讓明軍主力圍住,我們處境危急!”

帖爾臉色一凜,“拿起你的武器”

,隨即他高呼道,“我們的前輩能征服漢人世界,今天也同樣可行,跟着我去S死所有這些人,重振元家天威。”

“衝!!”

在帖爾怒吼一聲策馬衝鋒時,那些一直留守在後排的元軍騎兵也全面出動。

另一邊,張輔面對全軍壓進的元軍亦毫不畏懼,振聲疾呼,

“將士們聽好。”

“北元如今已衰敗不堪,雖還有些許餘力與我們抗衡,只要堅持拖住時間等燕王殿下的大軍趕到,此場勝利就是屬於我大明。”

“我和大家一起同仇敵愾,報效國家。”

“即便戰至最後一人也要堅守到底。”

“S出去!”

帖爾帶領着全線出擊的元兵逼來,張輔深知必須在此刻激發士氣。

若士氣崩潰,別說抵擋這三萬敵軍,就連這一萬前鋒恐怕也難逃全軍覆沒的結局。"張將軍!”

伴隨着震天喊S聲響起,衆將士目睹張輔身先士卒衝入敵陣,無不爲之動容。

雙軍此刻已經徹底廝S在一處。

戰刀交擊,鎧甲碎裂,以及兵士們的哀嚎之聲接連不斷,在戰場上交織迴盪。

朱雄作爲弓箭手,並未參與近戰,而是竭盡全力放箭遠攻,試圖儘可能削減敵方力量。

但在元軍的數量壓制下,明軍陣列逐漸崩塌,部隊死傷慘重。

此時,元軍騎兵已然從兩側繞至背後,形成合圍之勢發動攻擊。"張輔!”

“你可是朱棣麾下一等一的大將張玉之子,這些年屠戮我大元兒郎無數,今日我就讓你償命!”

帖爾親自率領士兵砍S而來,目光始終緊緊鎖定被幾名騎兵纏鬥的張輔。

下一瞬,帖爾直取張輔。

手中利刃高高舉起。"張輔,給我去死!”

他大吼着將染血的彎刀向對方狠狠劈下。

與此同時,幾名敵兵的武器也朝着張輔招呼過來。

然而張輔只是勉強撥開了周圍的攻勢,面對撲面而來的帖爾卻避無可避。"完了......”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張輔哪怕再怎麼迅捷反應,也無法揮劍格擋。

便在此時——

嗖!

一支羽箭凌空而至。"Damn!”

帖爾皺眉感受着突襲而來的危機感,被迫收起原本指向張輔的刀鋒。

清脆的金屬碰撞聲響起。

那枚箭矢準確命中帖爾的刀面。"這隻箭竟然有如此巨力?”

帖爾震驚於這般恐怖的射術,握緊武器的雙手甚至都在打顫。"射出這樣威力的箭之人絕非普通人,必定是大明的重要角色。”

想到這裏,一個貪念油然而生:“幹掉這個人,想必能得到不菲的經驗值吧。”

此刻的朱雄眯起眼盯着帖爾,心中已有了算計。

左手穩穩握住硬弓,三隻銳利箭頭已搭上五石強弓弦上。"去死!”

隨着他的果斷鬆手,三枚冷箭瞬間呼嘯而出。

在交錯混亂的刀槍縫隙之間,直逼目標而去。

張輔躲過了滅頂之災,順勢斬倒幾個元兵正打算尋覓帖爾。

忽見三道流光飛馳而過。

噗通一聲!

“呃啊!”

其中一支利箭穿透了帖爾的盔甲,引得他痛叫不已。

緊接着更多的箭雨傾盆而至。

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的帖爾頃刻之間就被穿喉射體,強大的衝力甚至將其甩飛起來。"世上竟有這般霸道的箭術?”

距離極近的張輔望着被射成篩子的帖爾,一時怔住了。

然而這位歷史名將終究是經歷過無數次戰陣的人,迅速恢復冷靜,立刻舉刀振臂高喊:“你們的首領已被我方箭術高手擊S,立即投降可免死!頑抗者,S無赦!”

此話一出,四周不少士兵隨之附和:“你們將軍已亡!速速投降,否則絕不留情!”

這些喊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落入還在戰鬥的元軍心頭,紛紛投來驚疑不定的目光。

他們看到本應站在前線指揮的將領馬背上早已不見蹤影。"帖爾死了......”

“快撤!”

“快跑!”

失去領袖後軍隊迅速亂了陣腳,氣勢全消,攻勢驟然瓦解。

此時此刻,從明朝軍陣後面又隱隱傳來一陣沉悶如雷的蹄聲。"大明軍隊英勇無比。”

“進攻!”

燕王朱棣親自率領數萬騎兵衝鋒在前。

明朝的援軍終於到達了戰場。"大明的救援部隊到了!”

“快撤,趕快撤離。”

“退回城內。”

“抓緊時間......”

當他們發現背後有明朝軍隊逼近時,那些原本努力鼓舞士氣的元軍將領徹底絕望,紛紛命令士兵撤退。"追上去。”

“進攻。”

張輔大聲喊道。

隨着援軍的到來,戰鬥局勢已經清晰可見。

元軍再沒有取勝的機會。"能多殲滅一個敵人就算一個。”

朱雄怎能放過如此積累經驗的好時機?他快速拉弓射箭,每支箭都精確命中逃跑的元兵咽喉部位。

消滅一個敵人可以帶來五點經驗值,這相當於朱雄花費一天時間修煉所獲得的效果。

如此難得的良機怎能輕易錯過。

而張輔卻沒有加入追擊隊伍中,因爲剛纔死裏逃生的經歷令他久久不能平靜。

就在那短暫的時間內,

自己差點喪生於元軍將領的刀下。

緩過神後,

張輔從馬上翻身下地,走到被三箭斃命的帖爾遺體前。

仔細觀察這帖爾屍體上三處貫穿要害的利箭——一箭貫穿喉嚨,另一箭刺中心臟,還有一箭洞穿了胸部正中。

每一箭都能致人死命,甚至連帖爾身着的鎧甲都被這巨大的力量洞穿。

再看帖爾手中的戰刀,刀刃之上留下了箭頭撞擊後深深凹陷的痕跡。

就算是經歷無數戰役的張輔,在見到這番情景後也忍不住驚歎連連:

“多麼巨大的力量。”

“更爲驚訝的是,這些箭竟然是由同一人射出的。”

“要不是這關鍵幾箭,我怕是早已沒命了。”

“這個人我必須找到,並且對他重加獎賞。”

張輔暗自發誓說。

之後,

張輔呼喚隨從,將帖爾的遺體抬走。

不一會,

大軍一路追趕,

直到敵方躲進城內才停下來。

在大軍後陣,

“臣下拜見燕王殿下。”

再見朱棣時,張輔滿臉慶幸之色。"張輔,你表現得很出色。”

“並未給你的父親抹黑。”

“這次戰鬥。”

“我們成功擊斃一萬多名元軍,俘虜超過六千,贏得了一場大勝。”

“如果不用你那一萬先鋒部隊拖住他們的三萬元軍,首戰不會如此順利。”

“這是你建立的巨大功勞。”

說着話,

朱棣走上前,滿眼欣慰地把張輔攙扶起來。"殿下言重了。”

“此役末將雖有功勞,但真正的第一功卻另有其人。”

張輔謙虛回答道。"噢?”

朱棣看着張輔充滿疑問:“是甚麼意思呢?”

“來人,將屍體抬上來。”

一衆親衛把帖爾的遺體搬了上來。"這是王保保手下最得力的第一戰將,帖爾。”

朱棣認出了屍體的身份。"殿下您看,”

張輔指着帖爾身上遺留的箭傷。

朱棣認真一看。

這位常年領兵打仗的大將軍瞬間看出奧祕:

“好強大的力量,好精準的射擊。”

“這三支箭都是朝着人的致命部位射擊的,每一支都致命。”

“看來咱們北平的軍隊裏面確實隱藏了不少箭術高手啊。”

朱棣歎服不已。

張輔感慨萬千,“如果不是這個箭術精湛的人三箭S死帖爾的話,末將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恐怕就要死在這帖爾的刀下了。”

聽到張輔這一番述說,朱棣沉思點頭贊同:

“找到這個人才,給他豐厚獎賞。”

“他用三支箭就擊斃了帖爾,不僅僅打擊了元軍士氣,並更重要的是挽救了張將軍性命。”

“立下如此大功,本王怎麼能夠不去嘉獎。”

朱棣笑着立刻下達旨意。"屬下遵命。”

張輔當即接受任務,在心底深感感動。

同時,在話語之間朱棣把S了帖爾的功勞排到了拯救張輔性命的次席位置上,這樣的情義和格局又怎能不讓張輔爲之感動呢?

“張玉將軍。”

朱棣開口道,“如今元軍銳氣大減,我方當抓住時機反擊。

立刻集結全軍兵力,直取元邊城!本王要趁此良機一鼓作氣!”

他略作停頓後補充說:“而先鋒軍剛剛經歷過激戰,也需休整恢復戰力,故令張輔將軍暫駐後方,重整隊伍、修復創傷。”

“遵命!”

張玉與張輔父子隨即齊聲領命。

當下,隨着先鋒軍英勇奮戰,元軍突襲騎兵重創,大軍乘勝追擊;先鋒軍則就近紮營補給,同時有一萬輜重兵正在忙碌清點戰場,並計算戰果和傷亡情況。"我方具體損失幾何?”

張輔再次巡視至戰場時詢問負責統計戰報的軍官。

那名軍官迅速回應:“回稟將軍,此役我軍同樣遭受了極大折損,戰亡者達三千三百餘人,受傷士兵超過兩千兩百名。”

然而張輔冷靜地說道:“敵人數量爲我三倍,我軍以這等代價迫使對方出現超過兩萬損傷與俘獲,值得慶幸。

保衛國家、守護百姓本就是我大明將士應盡之責。”

忽然有位總旗急步前來彙報道:“啓稟將軍,敵陣間發生一件奇異之事,屬下不知應當怎樣記錄相關戰功,請您定奪!”

張輔追問緣由。

只見那位總旗引導張輔前去看守着的一片區域——地上整齊擺放着幾十具敵人的屍體,他們皆因脖頸處遭一支箭貫穿而瞬間斃命。"總共找到七十六具屍體,看起來是同一個人所S,這些箭矢上刻有相同編號印記。”

該名總旗解釋道。

張輔上前拔下其中一箭,仔細端詳,只見上面銘刻有一個代表身份識別的口字符號。"原來是他呀!”

張輔脣角微揚,露出釋然的笑意。"那麼請問這位標記對應的弓手是誰?”

總旗回覆道:“已經查明確切身份,這是隸屬於弓軍第一營的小旗——名叫朱雄。

而且部分其他記號顯示還有其部屬參與其中。”

聽到這個名字,張輔神情變得極爲驚訝,“朱雄!原來你在這裏閃耀光芒......”

他想起幾個月之前那個展現非凡力氣的人,自己當時有意招募他成爲親隨,但被對方以堅持戰鬥在弓軍的理由婉拒。

自那時以後,張輔從未再多關注這個小卒。

現在回想起來,張輔暗自感嘆不已:“或許世間真有這樣的事——無心插柳卻造就佳績。

將朱雄分配至弓軍竟成爲了我生命的轉機。”

隨後對於總旗提出的戰功歸屬問題,他毫不遲疑地說:“所有被箭穿喉而亡的七十六人均出自同一位射手,因此所有戰功歸於朱雄名下!”

“明白!”

那名總旗立刻遵命。

而在不遠處的弓軍第一營營地裏,由於戰況殘酷已從原來的千餘衆減少近半。

即便如此,空氣中依舊籠罩着一層肅穆壓抑的氛圍。

昨天還在歡聲笑語、打趣嬉鬧的戰友,今天就已經成了故人,這種感覺實在難以言表。"朱小子,你沒甚麼事吧?”

一位老兵望着沉默不語的朱雄,以爲他是因爲初次上戰場、初次S人而心生恐懼和不安。"趙老哥,我能有甚麼事呢?只是擔心那些受傷的弟兄們。”

目錄 下一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