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言情 > 質子搖身變帝王,誘哄我做正宮娘娘 > 第1章

第1章

目錄

第1章

“啊!”

溫若初被一聲淒厲的慘叫驚醒,猛然起身:“黑導遊把我賣到詐騙園區了?”

“郡主殿下您可算是醒了,頭還疼嗎?”宮女端來茶水遞給溫若初,“這個沈驚瀾也真是的,聖人抬舉他,他卻不識好歹,妄圖逃跑還傷了郡主,聖人這會正調教他呢......”

溫若初一臉懵,她是一名社畜,過年公司搞福利,老闆圖省錢,包了一個人妖國旅行團,坐大巴車實在無聊,聽着小說睡着了。

郡主,沈驚瀾是書中人物名字。

難不成她穿書了?

穿成了她正在聽的《皇帝陛下掌上嬌》中早死炮灰女配——和她同名同姓的郡主溫若初。

書中的溫若初郡主頗得女皇寵愛,可她一心愛慕瑞王凌玄澈,爲了幫助不受寵的凌玄澈上位,她大肆蒐羅美男子,進貢給年過六旬的女皇,並藉此暗中拉攏關係,打通人脈。

她處心積慮,壞事做盡,就爲給凌玄澈鋪路。可她不知道,凌玄澈早已和書中的女主——溫清柔,情定三生。

溫清柔是溫若初的庶出妹妹。

剛剛宮女口中提到的沈驚瀾,則是書中的反派,他本是敵國質子,後來機緣巧合,被溫若初逼成了女皇男寵,備受折磨的日子裏,他被女主溫清柔偶然救助,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女皇駕崩之日,溫若初篡改遺詔,發動宮變,助凌玄澈登上皇位。等大權在握,凌玄澈立刻冊封溫清柔爲皇后,而一直對他情根深種的溫若初只得了一個小小的嬪位。

沈驚瀾在宮變那日,在溫清柔幫助下趁亂逃走,並順手盜走虎符逃回雍國,弒父S兄,坐穩皇位之後,率軍直逼大虞上京。

眼看戰爭避無可避,皇后溫清柔親自來到城牆上,三言兩句勸退了三十萬敵軍,讓兩國重修舊好。

民間皆讚頌溫清柔的賢名。

而溫若初,則被祕密送給了沈驚瀾。只因凌玄澈知道,沈驚瀾因進獻男寵一事,對溫若初恨之入骨。

就這樣,溫若初衆叛親離,被做成人彘,路上受盡磋磨,沒捱到雍國,便一命嗚呼了。

想到這裏,溫若初不禁打了個寒顫。

“剛剛的慘叫聲......是......”溫若初戰戰兢兢道。

“是沈驚瀾吵到殿下了嗎?奴婢這就去稟報。”宮女立刻道。

“不不不!你等等!”溫若初趕緊攔下宮女。

看來現在的劇情,正走到沈驚瀾即將被女皇收爲男寵那段。

一個時辰前的中秋宮宴上,原主溫若初注意到女皇多看了沈驚瀾一眼,在一旁添油加醋。

“臣女聽聞,雍國質子沈驚瀾,驚才絕豔,舞劍更是一絕。可惜沒有機會得見......”

女皇果然上心了,便着人吩咐沈驚瀾舞劍助興。

沈驚瀾察覺到女皇意圖,趁舞劍之機挾持了溫若初,想要逃跑。

結果,當然是失敗了。

溫若初受傷暈倒,女皇勃然大怒,此時,怕是正對沈驚瀾嚴加拷打。

淒厲慘叫聲斷斷續續傳來,溫若初來不及想書中細節,連鞋都沒穿,朝着聲源跑去,推門而入。

大殿中,窗棱用厚重帷布遮擋,光線昏暗,門口立一方半透屏風,能模糊看到裏面男子輪廓。

男子瑟縮着躺在牀邊,身下青石地面一大灘血跡逐漸向四周蔓延,太監高高舉起皮鞭,響脆地落在男子身上。

“啊!”男子慘叫一聲,脊背肌肉牽連數道傷口抽搐一下。

冷風突然灌入,男子眼皮撩起一條縫隙,朝門口瞅了一眼,幾縷粘着塵土血污的頭髮貼在臉上,明明是進氣多出氣少的瀕死相,卻一臉的執拗。

溫若初站在門口,那滿是憎惡的一眼射在她身上,她彷彿看到了自己被做成人彘的下場。

他應該就是沈驚瀾。

即便是隔着半透屏風,如此這般狼狽狀態下,也能看出來沈驚瀾長着一張絕世好容顏。

另一邊,一身明黃色龍袍的老婦人,兩鬢花白,慵懶又老態地靠躺在一旁的貴妃榻裏打盹。

聽到開門聲,女皇撩起眼皮瞅了溫若初一眼,聲音帶着幾分不滿。

“毛毛躁躁的,何事?”

濃重的血腥味直往鼻腔裏鑽,提醒着溫若初,她來到的是封建王朝,皇帝手握生S大權,是會死人的。

溫若初斂了斂心神,上前兩步跪到女皇面前,露出討好的笑。

“小初知錯,給外祖姑母陪個不是。小初......有事,想求聖人應允。”

女皇朝動手的太監擺擺手,隱忍的慘叫聲暫歇,眼神示意溫若初說下去。

“外祖姑母,小初......其實對沈驚瀾喜歡得緊,宴上那番話,是想誇完沈驚瀾後,求外祖姑母把他賜給小初......”

此言一出,四周更靜了,只剩下火苗發出微弱的“噼啪”聲,太監宮女們都低着頭,大氣不敢喘。

女皇坐起身來,帶着一股上位者的壓迫,凝視着溫若初。

“你說的可是實話?”

“自然是實話。”

幸虧還零散記得書中一些關於沈驚瀾細節,溫若初抬起頭,對上女皇目光。

“昭德十三年那個名震上京的採花大盜案,那賊人數月犯案几十起,不少官員子女都遭受其害,大理寺刑部聯手苦查多日無果,外祖姑母可知最後那賊人是何人所擒?”

女皇輕哼了一聲,似乎對當年案件印象深刻。

“那賊人被捆綁至大理寺門口,身上留有便箋是江湖義士所爲。”

“哪有甚麼江湖軼義士,是沈驚瀾恐落下插手我朝政務的口舌,擒住賊人化名江湖義士而去。”

女皇瞥了沈驚瀾一眼,神色明顯正了幾分,看向溫若初問,“你怎麼知道?”

“那日臣女馬車恰巧經過大理寺,有幸窺見義士背影,很像沈驚瀾,便留意一二。”

溫若初眸子閃閃發亮,宛若墜入愛河中女子。

“直到上元燈會,沈驚瀾八仙樓題詩,‘相思無盡同誰訴,唯有嬋娟照若初’臣女比對過便箋筆跡,沈驚瀾就是當年那江湖義士,沈驚瀾有勇有謀才華橫溢,又有這句‘若初’的緣分,臣女實在動心不已。”

其實,此處“若初”是沈驚瀾兒時居住院落名,並非她的名字,而爲了讓女皇相信,溫若初把詩句強按在了自己身上。

自溫若初提及採花大盜時,沈驚瀾便豎起了耳朵,聽到這暗戳戳曲解詩句的話,他面上驚疑不定,自己做的這些,這惡毒郡主,竟然都知道。

可是怎麼會呢?

就在沈驚瀾疑惑不解時。

他又聽到溫若初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求聖人爲我二人賜婚。”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