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慶逍遙貴公子 > 第3章

第3章

目錄

第3章

雖是女兒身,才學卻名揚天下,素有大慶第一才女之稱。

兩年前,她突然傳出,要在大慶兩京一十二省,每一個州府都舉辦一場玲瓏詩會。

這不,一個月前,輪到了林州,舉辦地就在平陽城。

雖然李卓對此不感興趣,但其他人可不是如此,憑藉白玲瓏的名氣,以及玲瓏詩會的受關注度,每次舉辦都會吸引大量青年才俊雲集。

畢竟,在如今的大慶,對詩詞的推崇可謂到了巔峯,若是誰能拔得頭籌,定然可名揚天下。

如此一來,不管是今後考科舉,還是任何方面,都是極有好處的。

一念及此,他回頭看向李福。

“可說叫我回去何事了?”

對於自己這位大哥,李卓沒有任何感情。

“沒有,就說讓您儘快回去。”

李卓放下酒杯,不滿的吐槽一句。

“真是麻煩,他自去參加玲瓏詩會就是了,要我這紈絝子弟回去作甚?”

說歸說,該回還是要回的。

便起身對龐振拱了拱手。

“老龐,你也聽到了,我得先回去一趟,明日若是有時間再來。”

說完就和李福離開了此地。

而李卓不知,他這邊一走,龐振也迅速放下碗筷,走入房中拿起筆墨開始書寫。

“景潤親啓:

上回和你提到的土地兼併一事,老夫已尋得良策,曰“攤丁入畝”,內容如下......亦是來自李卓,此人之才,冠絕日月!”

書寫完後,迅速將之裝起,換來老僕龐德。

“速將此信送去上京。”

龐德接過信封,一句沒有多問,馬上離開。

龐振來到門口,負手看着外面,嘴角露出一抹莫名笑容。

“未曾想到,在此山野之間,竟是能遇如此大才,真乃一大幸事也......”

“啊切......”

坐在車轎裏的李卓揉了揉鼻子。

“阿福,不用這麼快,安全第一。”

一個多時辰後,馬車停在了張府門前,李卓抬頭看了眼後,大步走了進去。

此刻的張家無比熱鬧,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原因無他,李正回來了。

雖然對張家而言只是外戚,但他畢竟是當朝三品,戶部侍郎之子。

張家一商賈之家,能有今日之輝煌,和張氏爲李通正妻不無關係,這也是張賢平生最爲驕傲之事。

當年李通尚是一窮書生時,是他慧眼如炬,料定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將愛女嫁於他。

李通果然不負所望,高中進士,此後又在他的財力相助下,成爲了當今朝廷大員。

看着眼前風度翩翩的外孫,張賢撫須而笑。

“正兒,以你之才,此番玲瓏詩會必可一舉奪魁,此後青雲直上不在話下。”

李正面冠如玉,十分俊朗,聞言謙虛一笑。

“外公,此番玲瓏詩會才子雲集,正兒可不敢如此說的,對了,那李卓何時回來?”

聽到這名字,張賢笑容收了一些。

“這小子已經徹底廢了,老夫剛差人去尋了,在小龍山釣魚,應當快了吧,你爲何偏要他去玲瓏詩會?”

聞言,其他人也都面露不解,在他們眼中李卓就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李正無奈一笑。

“說起此事也是有趣,近日上京出現一個喚作“魚小郎君”的神祕人物,他作出的《春望》和《登高》,引起上京震動!

有傳聞說,此人是平陽縣人,孃親竟然告訴我,有可能是李卓。”

“哈哈,李卓?姑媽真會說笑,此子雖說曾有天才之稱,但而今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紈絝罷了,實在可笑至極!”

此言一出,大堂內鬨堂大笑,尤其是張文,平素他可沒少拿李卓開玩笑。

“孃親之令不可違,外公,故此正兒纔要讓他去參加,以解孃親之憂。”

“原是如此,淑兒自幼做事便謹慎,如此就讓李卓去吧,不過你說的《春望》和《登高》能否誦來聽聽,竟是能在上京引起波瀾。”

李正點頭,旋即有些激動的開始誦讀。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誦完之後,大堂內立刻響起一片驚歎和叫好之聲。

正在此時,李卓剛好走入內院,見大堂內如此吵鬧有些奇怪,甚麼事這麼開心?

剛到門口,所有目光立刻彙集而來,雖然他們心底都認爲,才華橫溢的魚小郎君不可能是李卓。

但李正的話,還是讓他們對李卓產生一些好奇。

見此一幕,李卓神色不變,先是拱手對張賢他們行了一禮。

古人重視這些,何況李卓如今是寄人籬下,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少的。

李正盯着李卓看了片刻,旋即眉頭緩緩皺起,用一副教訓的口吻言道。

“李卓,怎麼說你也是我李家之人,我聽外公說你整日不是釣魚,就是去那些勾欄之所,怎可如此頑劣?

如此讓爹還有我李家顏面何存?”

對於李正這種態度,李卓心裏毫無波動,自己這大哥本來就喜歡裝嗶。

尤其是考上進士後,更是習慣用鼻孔看人,將高高在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李卓朝他一拱手,臉色認真。

“大哥教訓的是,我一直將大哥視爲榜樣,時時刻刻想着向您學習,可惜弟弟我資質愚鈍,實在是學不進去。

一讀書就忍不住發睏,李府將來有大哥光耀門楣足夠了。

我唯一的夢想,就是在爹和大哥的福澤下,隨心所欲的生活,所以大哥,您一定要努力當大官啊!”

李卓這番話,引起了堂中之人陣陣發笑。

“正兒,不是每個人都是讀書那塊料,卓兒這麼想也無可厚非。”

張賢說話時,看着李卓的目光充滿欣慰。

暗歎真是不枉給你那麼多金銀享受,終於把你徹底養廢了。

李正雖然對李卓的話很受用,但身爲李家長子,還是得端着。

“就會說些歪理,李卓,你太讓爲兄失望了。”

“大哥教訓的是,我今後一定會剋制自己,少去勾欄之所。”

李正擺了擺手。

“五日後,安陽郡主要在平陽城舉辦玲瓏詩會,你可知曉?”

李卓輕輕點頭,撓了撓後腦,露出一副激動的神色。

“聽人說過,大哥此行就是來參加的吧,以大哥的才學,必可一鳴驚人,獨佔鰲頭!”

“嗯?古人云:君子之心,始於足下,務以謙遜爲美,爾切記之,爲兄雖卻有幾分才學,又怎敢誇此海口。”

看着嘴角明明要壓不住,卻還假裝一本正經的李正。

李卓對人的臉皮有多厚有了清晰的認識,若是可以,他真想來一句。

“你擱這裝尼瑪呢,明明心裏爽的一筆,還甚麼古人云的,我去你#%#¥@”

當然,如同他這樣的君子,怎可口吐這些污穢之言,想想即可。

李卓用一副受教的姿態點了點頭。

“大哥的話我定當謹記。”

“此番玲瓏詩會,你也隨我一起去參加。”

目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