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沈夭夭!你個腌臢玩意兒,給我滾出來,真是有甚麼破娘就教出甚麼兒子,竟然敢讓你兒子偷我們家的雞蛋,雞蛋這金貴的物件是你們這些低賤的人喫得起的嗎?”
沈夭夭聽到這潑婦叫嚷嚷聲音,額頭跟着突突兩下。
順着門縫看去,是一身着布衣掐腰打罵的婦人領着一羣氣勢洶洶的人,那模樣似是要把這茅草屋踏平一般,這婦人就是沈夭夭的二嫂許氏,她身後的都是跟着來湊熱鬧的鄉親們。
二寶甚是覺得無語,“二嬸子你是不是腦子不好使,你家虎子就會胡咧咧,上次就說我們三寶搶了虎子糕餅,到最後還不是虎子自己承認是誣賴三寶的嗎?”
二寶是個直性子,聲音不大不小從屋內傳出來正好落到了許氏的耳朵裏。
“小兔崽子,你竟然敢說我們虎子,真是有娘生沒娘養,嘴那麼賤今天你嬸子就替你娘好好收拾收拾你!”許氏氣得吹鬍子瞪眼,操起手中的掃帚撩起胳膊腕就要往這屋裏衝。
“誰怕誰啊。”二寶鼓着小臉,嘴倒是十分硬。
沈夭夭轉身去朝着裏屋廚房走去,大寶見她這作勢離開的模樣心也跟着冷了幾分。
“就你這個爛嘴玩意兒說我兒子是吧?”許氏提着掃帚指着二寶,咬着牙使了死勁的就要朝他身上打。
大寶三寶緊緊抱着二寶往後退,卻攔不住許氏妄想一掃帚將他們幾個全部教訓了的心思。
“老二媳婦......”
周圍勸許氏的鄉親們到嘴邊的話還沒說出口,許氏那即將落在三個娃身上的掃帚便被一手抓住了。
定眼一瞧攔下的人竟然是沈夭夭!
“你這肥婆攔着我幹甚麼?今日他們敢對嬸子不敬,明日就敢對你這個後孃不敬!”許氏拽着掃帚試圖掙脫禁錮,卻發現沈夭夭的力氣是出奇的大。
沈夭夭第一次感謝原主,這力氣十足吊打十個許氏都不帶喘一口氣的!
沈夭夭一鬆開掃帚,這許氏站不穩直接摔倒在地上。
“嫂子,我自己的兒子還輪不到你來教訓,至於我們家三寶是不是偷拿了雞蛋你自己心裏有數。次次都是這個理由想搬走我們家的東西,兔子急了也會咬人,若嫂子還不肯放過我們孤兒寡母,不如我們就報官,讓官家人來評判評判這裏頭的是非!”沈夭夭另一隻手攥着菜刀卻有幾番氣勢。
許氏一鄉野里長大的哪裏經得起這麼嚇唬,一聽說沈夭夭要報官腿肚子都打顫。
“這寡婦是想開了?竟然還維護仨孩子了?”
“這提着菜刀的樣別說還有幾分氣勢,但願這氣勢不是一會兒用在二寶身上的。”
周圍鄉親們竊竊私語,倒在地上的許氏就有些掛不住臉。
“哎呦喂,夭夭,我一個當嫂子的說你兩句也不行嗎?竟然還動起手來......”這許氏突然抹起眼淚,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沈氏!你真是太不要臉了,竟然當衆打你嫂子,我這就帶你去見村長讓他評評理。”
沈夭夭的婆婆王氏本打算出門遛遛彎,見鄉親們都朝着這邊來自己也跟來瞧個熱鬧,卻不成想着沈夭夭竟然敢對自己的嫂子的動手。
沈夭夭一見這王氏,賣身契那件事讓她情不自禁地再次握緊手中的菜刀,這件事若不鬧大點,不見得能徹底解決。
“婆母既然這麼說了,大寶,去叫村長來咱們家一趟,就說你奶奶有大事情要找他,刻不容緩。”沈夭夭轉頭朝大寶說道。
大寶猶豫地點了點頭,還是聽沈夭夭的話出門去找村長了。
在這村裏能撐得起場面的,自然也就是村長本人。
“等村長來了,我頂要讓村長把你你這不懂尊卑的浪蹄子趕出我們宋家村!”王氏惡狠狠地瞪着沈夭夭,本以爲這沈夭夭自S了,卻沒想到還活了過來,真的是老天不長眼沒把這禍害送走。
沈夭夭不以爲意,默默算計着一會兒如何處理這事。
不會兒大寶就跑回來了,隨後就走進一鬢白如霜精神矍鑠的老者。
“村長,您可得給我們老宋家做主啊,自從您給搭線娶了這兒媳,一兒半女沒生,不贍養家中長輩這些都作罷,可憐我三個孫子日日受這潑婦欺凌,今日竟動手欺負她嫂子,我們老宋家命苦啊......”王氏見一來,‘噗通’一聲直接倒在一邊,控訴着沈夭夭的各種惡行。
村長緊皺眉頭,神色嚴肅地看着沈夭夭,“當真如此嗎?”
沈夭夭冷哼一聲,從袖子裏掏出賣身契遞給村長,那王氏見沈夭夭遞給村長的那張紙,心中頓感不妙。
“一,我沒有動手欺負嫂子,鄉親們都看在眼裏,誰也說不了一句假話,第二,婆母既然心疼大寶他們爲甚麼還把他們賣給了人伢子?要不是我這個後孃拿出嫁妝錢留下這賣身契,恐怕我是有嘴也說不清了!”
沈夭夭句句振振有詞,王氏對上她那雙眼睛支支吾吾半天也沒回一句話。
“這老宋家竟然要把大寶他們賣給人伢子!”
“虧我還可憐他們家娶了這麼個兒媳婦,合着都是狼豺虎豹,呸!”
村長攥緊了賣身契,指着王氏道,“老宋家的,你實在是讓我太失望了!”
王氏怎麼着都沒有算到沈夭夭那個動輒打罵孫子的兒媳竟然還會拿錢贖身,甚至還在大庭廣衆將這種事情說出來。
“沈夭夭我是你的婆母啊,你竟然敢這麼冤枉我,兒啊,娘是真的苦命啊。”王氏見風頭不對,哭鬧着就是不從地上起來。
村長也是爲難,看了一眼王氏撒潑模樣,頗爲無奈。
事情已經成定局,證據都明明白白,王氏又如何能抵賴?
“我也不想爲難,畢竟我們是一家人,只要婆母把那五兩銀子還給我就行。”沈夭夭自知這王氏難纏,也不求能從這宋家脫離,這是這錢是不能讓這壞心眼的還拿在手裏。
王氏一聽,心中警鈴敲響,着忙回答,“沒有銀子,哪裏來的銀子,他們三個毛猴能值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