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的時間裏,我摸索出了最省錢的日常開銷。
比如學校門口的哪家飯菜便宜又實惠,甚麼時候超市會促銷…
雖然一個月只有150塊錢的生活費,但我並不會苛刻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深知這個道理。
每週我都會勻出一點錢去街角的那家水果店買點水果,水果店的老闆是一位精氣神很足的老太太,我們喊她“王婆婆”,每次看到她我都會想到奶奶。
一來二去混熟了,她便將一些沒賣完的水果特價賣給我。我不好意思白白收人恩惠,常常帶着作業去陪她說說話,幫幫忙。
時間充實而又飛快地溜走,弟弟中考發揮的不錯,拿到了一中的入場券。到了學期末,我已經穩定在年級的前100名。
我在成績總表末尾看到了劉嬸的孫女楊青雲,不知道她看到我的成績沒有,如果她將我如今的成績告訴劉嬸,劉嬸大概無話可說了。
臘月間,我們放暑假了。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兒,就是村裏將地賣了,奶奶的兩畝地得了兩萬快錢。
這是村集體的決定,村長挨家挨戶來動員的時候,我是非常高興的,不僅僅是有了一筆錢,更重要的是奶奶不用再做農活了。
但奶奶看起來並不高興,土地賣出去之後,奶奶常常悵然若失的樣子。
我以爲是忙活了一輩子的她不習慣清閒,便有意無意地開解她:“奶奶,你年齡這麼大了,也該歇一歇了。”
奶奶嘆口氣:“這兩萬,也就支撐你上完高中,你大學怎麼辦?嫁妝怎麼辦?奶奶老了,越發不中用了,可是這錢還沒給你攢下。”
原來這麼久,奶奶是爲我在焦慮,她甚至想到了我的嫁妝。
“奶奶,等我滿了18歲,寒暑假我就可以出去打工,你不用爲我考慮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