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蘇二丫一看木盆裏兩條聽挺大的魚立馬驚喜的叫出了聲。
“娘!魚!魚!”蘇二丫眉開眼笑的從秦雪菊懷裏掙扎着下來,跑過去蹲在木盆邊不眨眼睛的盯着木盆裏的兩條魚,看得秦雪菊又好笑又有些心酸。
三郎走的時候是給她們娘倆留了些銀錢的,加上家裏本來還有些餘糧,娘倆熬個大半年是沒有問題的,哪成想竟然會遭了賊!家裏的米麪全部都被洗劫一空,除了地瓜幾乎甚麼喫的都沒剩。
本來她想着試試能不能抓到魚,先熬過這一天半天,再想辦法,沒想到蘇何氏竟然借了這麼多米麪,她的二丫也發現了那種石頭!這樣,就算老宅那邊不給她們送糧,那熬過這個冬天也應該沒問題了,秦雪菊樂觀的想道。
“那二丫坐着看魚,娘去做點野菜餅,明天趕集把石頭賣了,我們就可以多買點米麪糧油了。”
中午做了一頓純白麪的手擀麪,可把秦雪菊心疼的夠嗆。
以往,她是絕不捨得這麼喫白麪的,中午家裏也沒有別的雜糧面了,只能先湊合一頓。這不,又挖了點野菜,她就打算做點菜餅子,然後熬點魚湯也算是不錯的飯食了。
第二天娘倆起了個大早,簡單弄了點菜疙瘩湯又加了地瓜丁在裏面,喫飽了之後秦雪菊就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一手挎着籃子,一手牽着二丫的手出門了。
每逢趕大集的日子,官道上就有牛車往鎮上去。
拿上兩個銅板,不管是哪個村的牛車都坐得。其實蘇家村就往從村東頭往西走的牛車,這樣還少走幾步路,但是秦雪菊卻並不想做蘇家村的牛車。
不爲別的,就擔心有些臉皮厚的婆娘翻她的籃子,甚至還有非要看她的鞋樣的。偏生這種人嘻嘻哈哈的,你就算跟她生氣甩臉子,人家都不當一回事,還依然我行我素。秦雪菊不喜這種潑辣過了頭的性子,所以平日裏跟這樣的人沒啥交集。
鞋樣看了是小事,若是翻出籃子底的石頭來,那就不妙了。
俗話說怕甚麼來甚麼,秦雪菊在村口等了沒一會兒,蘇家村專門趕牛車的蘇老憨就趕着牛車優哉遊哉的過來了。
“老三家的,你是要去鎮上趕集不?正好還有兩個座,麻利上來~~”蘇老憨本來不想走,但是耐不住坐車的幾個婆娘一直催,再說路上也有可能‘撿人’,所以就同意了。沒想到一到村口就看到了秦雪菊娘倆。
“老憨哥不用了!我想在這等等我娘。”秦雪菊笑着搖搖頭,牽緊了蘇二丫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