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故事早已經埋下了伏筆。
武周天授二年,四月十三。
今年的長安城熱的特別早,初入夏季就已經如同三伏天一般盛暑難消。
正應該是翠滿枝頭的時節街上卻不見一絲綠意,所有的植物都枯敗萎縮,樹木焦黑的像燒過的碳,滿街盡是枯枝殘葉,沒有一絲生機。
城中的房屋宇舍也都成了斷壁殘垣,好像經歷了戰火一樣破敗不堪,熱風捲地,蒸騰的暑氣幾乎令人窒息,空蕩蕩的長安城顯得分外寂寥。
西市,午時。
咚。
鐘樓上的鐘響了第一下。
低沉沙啞,像是喪禮上的哀樂一樣,宣示着即將到來的悲劇。
在西市廣場的正中央搭了兩個臺子,一個是監刑官所處的監刑臺,另一個是由木頭堆起高三丈三的行刑臺,木頭都澆上了油,好像隨時都會被正午的陽光點燃。木頭的最上端固定着個木頭架子,一個女人被綁在架上,手腳都被縛住。她微眯着眼睛,嘴上已經起了一層白色的幹皮,她嚥了咽口水,勉強抬眼朝天上看了一眼。汗水順着臉頰脖頸流進衣服裏,溼噠噠的黏在身上,她無力地靠在架子上,幾乎要暈過去,卻仍在硬撐。
咚。
隨着第二聲鐘聲,監刑官站起身來,從桌上拿起一卷聖旨,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李焰意爲練邪術,謀害北海龍王敖順,罪犯滔天,觸犯天怒,引得上天降下天火將長安城焚燒三天三夜,現爲息天怒,將李焰意施以火刑。念及其祖父李淳風曾爲大唐國師,功績卓著,特賜李家後人毒酒,死後留全屍。”
“不是我乾的,我沒有殺他。”李焰意突然掙扎起來,對着天空用盡全力喊出這一聲,好像是在和天上的人在說話,但天空異常的空曠、晴朗,好像一張素淨的畫卷,畫卷中只有橙紅的太陽。